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看,“未来之城”气象新——写在雄安新区设立四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21-04-02来源:
字号:【


莺初解雨,又是一年春好处。

今年4月,雄安新区迎来第四个春天,在177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空间意象逐渐显现。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走进“未来之城”雄安新区探寻气象的身影。


蓝绿交织水城共融 绘就气象画卷

“3月8日至21日,林区内气温明显回升,当前的自然降水不能满足苗木需求,需加强水分管理,保证园林植物顺利返青。”3月22日,雄安新区气象局发布“千年秀林”生态气象服务专报。新区规划建设、林业草原相关部门根据专报内容将开展相应工作。

白洋淀碧波荡漾、新苇吐绿;“千年秀林”郁郁葱葱、鸟啼虫鸣。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是雄安新区的生态底色。按照规划,新区未来“蓝绿空间”占比将达70%。

新区设立4年以来,当地气象部门以生态修复为核心融入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生态与气候监测、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等工作,建成“千年秀林”生态气象观测系统,为其养护及病虫害防治、森林火险评估预报、绿色生态气象质量评价提供一手基础数据支撑。

“白洋淀的水多了、清了,最近两年还发现大鸨成群出现在附近的麦田里。”安新县自然资源局湿地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

2017年以来,围绕白洋淀生态修复,当地气象部门开展水域面积动态遥感监测和湿地生态气象质量常态化研究,分析气象条件对水质和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新区公共服务局共同开展生态水资源保障服务,提出监测站网布局规划,制作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图。

“今年,新区气象局将继续完善生态与气候监测站网,建成城市、森林、湿地三套生态气象通量梯度站;与公共服务局共同推动实施白洋淀生态水文气象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对白洋淀和周边重点位置的水质及水体环境、气象要素、水位、水流速等进行综合智能监测。”雄安新区气象局局长董占强说。


预警信息直达工地 防灾减灾气象先行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为有效降低灾害性天气对工地施工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去年6月,中国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紧急协调三部X波段阵列天气雷达,用于雄安新区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阵列式X波段相控阵雷达的时间分辨率达30秒、空间分辨率达30米,堪称“火眼金睛”,为精确研判降雨落区和量级、跑赢气象灾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进一步完善新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去年4月,雄安新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正式成立,与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了“一共享六联合”的紧密合作机制,雄安新区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平台也接入新区应急管理平台。此外,新区气象局与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将重点建设工地的安全负责人纳入平台预警短信发布名单;完成新区在建工地气象灾害防御情况普查,并将相关数据录入雄安新区建设工地气象服务系统;建立“雄安气防办”微信工作群,及时共享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此外,新区气象局还推动印发《河北雄安新区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关于加强重要气象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快速发布通道;将指挥部成员单位纳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通过中国移动“云MAS”服务,解决了外地手机号码不能接收气象预报预警短信的问题。

今年,雄安新区气象部门将完善无缝隙智能精准预报技术,不断提高对局地突发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推动气象服务与工地作业,交通运输、文化旅游、供电、供暖、供气等行业深度融合,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加快智慧气象服务示范项目进展,实现常规气象服务产品智能化制作及发布,打造人机交互的气象服务产品搜索引擎。


“一台一站”落地 “未来之城”轮廓显现

2020年,雄安新区加快国家气候观象台和“未来站”建设,以数字城市“气象大脑”推动智慧气象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落地,让人们对这座智慧新城充满期待。

雄安新区国家气候观象台是气象部门在新区推动实施的首个重点工程项目,其建设是打造全国智慧气象示范区的重要基础。依据新区“一主五辅多节点”的城乡空间布局,综合考虑淀区、林区、南部生态农业区等,以及周边气象观测台站布局后,雄安新区国家气候观象台设立1个主站、8个辅站,建设内容包括地面基准气候观测、地基遥感廓线观测、生态观测、大气成分观测和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等系统。

在此基础上,新区气象部门以“五个融入”助力数字城市建设:把“气象大脑”作为“城市大脑”的一部分,同步规划和建设,实现“大脑融入”;气象数据与其他政府部门基础数据共用共享,实现“数据融入”;将雄安新区X波段雷达监控系统、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平台接入当地防汛办等相关机构,实现“平台融入”;开展城市泛在气象感知设备建设,实现“感知融入”;通过向当地门户网站提供基础公众气象服务,实现“服务融入”。

今年,雄安新区将加快推进“未来站”“一脑三网”建设,形成以S波段天气雷达网、X波段天气雷达网、国家气候观象台为主体的科学观测体系,制定不同天气条件下各类型设备的协同观测流程及策略;完成百余套气象感知设备的选型和安装,开展感知设备的快速质控校验试验,完成相控阵天气雷达与常规天气雷达数据融合。

未来,气象部门还将持续积极融入雄安新区建设,为“未来之城”发展贡献气象力量。

(作者:谢盼 马洵 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