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实况数据产品助力精准“号脉”地球

发布时间:2019-09-29来源:中国气象报
字号:【

中国气象报记者刘钊

今年全球天气气候频走“极端”,“致命热浪”侵袭欧洲、超强台风“利奇马”两次登陆、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肆虐汶川……汛期,世界许多地区经历了“水与火”的双重考验。世界在变化,而我们了解世界的能力同样在变化,借助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愈发丰富的实况气象数据产品,今年,我们得以更清晰地看到全球天气气候变化的每个细节。

产品多样化 满足气象业务实际需求

如今,随着我国实况气象数据产品越发丰富,气象业务的脆弱性正在降低。

2018年年底到2019年年初,美国政府关门。对于我国气象部门而言,该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便是NCEP再分析资料停止更新。此时,中国全球大气再分析准实时产品和全球海表温度实况融合分析产品恰到好处地“顶上”,首次在气候预测业务中亮相,接替NCEP再分析资料。

“实况产品越来越丰富了。”这是气象数据用户今年的普遍感受。自1979年以来,全球地面气温、海表温度、高空温度、飞机报、全球降水日值数据总量增长分别达到169%、134%、83%、73%、89%,空间覆盖度明显提升,观测数据日界差异、南美与澳大利亚数据“空窗”等问题得到解决。全球百年气温、降水序列分别增加两千多条和四千多条。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在“深耕细挖”天气系统细微结构方面下功夫,推进中国常规观测、天气雷达、“风云”卫星资料的融合应用,改善高分辨率融合实况产品供给。如今,中国区域部分实况分析产品空间分辨率由5公里提高至1公里,对暴雨的中小尺度特征刻画更加准确;观测数据实现即时处理,产品生产时效由15分钟提升到12分钟;降水、陆面、海洋、三维大气与三维云产品齐头并进,实况产品实现海陆空“寻踪觅迹”。在台风、暴雨、泥石流、旱涝等灾害监测预警中,实况产品与预报业务实现了相融相促。

高质量观测实况与云计算融合应用,提升了对地面-大气系统实况的感知、分析、预警能力。降水、陆面、海洋、三维云等涵盖海陆空20多个要素的融合实况产品,为气象服务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和佐料”,帮助公众更好地去理解和预测自然灾害,去感知天气实况、预测未来、规避风险。中国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更是集合了大气温度、气压、风力以及降雨、土壤含水量和海浪高度等256个变量参数,提供了1979年到现在、地面至60公里高度的全球天气气候数据、图像信息,科学家、公众用户均可用该产品追溯地面-大气系统的源流变化。

精益求精 在提高产品质量上细做文章

目前,各类常规、卫星、雷达,观、探测资料已进入全球大气再分析系统,借助同化应用检验反复进行“数据清洗”,发现并解决多类观测资料的隐蔽性、制约性问题。最新研发的高质量观测数据集和网格化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构成了完整、丰富的气象数据一张图,可支撑用户进行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的实践,有助于提升对地球气候系统变化机理的理解,以及对地球资源的利用水平。

数据齐全了,如何应用是又一道重要命题。当地气候适合种植哪种经济作物以实现精准扶贫?要不要组织人员转移规避山洪灾害风险?目前的海洋状况是否会促成强台风生成?

精细化、高质量实况数据产品,一头连着科学有效的决策部署,另一头连着百姓安危。从调查研究入手,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技术人员不畏条件艰苦,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深入基层、灾害高风险地区,了解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分析复杂地形、观测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实况产品质量的影响,找准产品质量的“痛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开展技术攻关,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今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推出高质量“大气账本”。“账本”提供的天气气候信息,可以帮助农民在农时关键时期做到“趋利避害”,根据气候资源分布选择耕种作物,根据天气预报及时收摘果实;可以帮助航空公司推算飞机航道上的颠簸指数,保驾护航;还能准确推算出太阳能、风能密度和可开发总量。

攻坚克难 挖掘多类观测资料应用价值

在“数据即服务”的大数据时代,气象观测资料具有无限的应用潜力。但实现观测资料从定性到定量应用、从分散到综合应用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早期风廓线雷达资料的系统性错误怎么甄别?如何实现从日定时尺度解决探空温度系统偏差?同化阶段卫星资料变分偏差订正稳定性问题怎么解决?观测误差和背景误差协方差关键参数如何优化?

为解决制约资料应用的诸多“瓶颈”,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技术人员从应用端到信息端、观测端,层层回溯分析,引进消化国际先进质量控制和偏差订正技术并加以改进,甄别系统性问题构建“黑名单”,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几十次循环同化试验……抽丝剥茧,一个个问题得以解决。在攻关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及多源数据融合与再分析技术的同时,技术研发与应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正悄然形成。

“让地面、空基、天基、海基多类观测资料实现综合应用,构成地气系统最美的语言,回应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正在实况产品研发实践中彰显这一初心和使命。(来源:《中国气象报》9月25日三版)